汉朝的创建者刘邦的容貌体态,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中有相关记述:“高祖为人,隆准而龙颜,美须髯,左股有七十二黑子。”所谓“隆准而龙颜,美须髯”,当然可以理解为称颂刘邦君权神授的政治宣传。张守节《正义》引《合诚图》以为赤帝“龙颜”之相:“《合诚图》云:‘赤帝体为朱鸟,其表龙颜,多黑子。’”《史记·留侯世家...... [详情]
某日早朝,明太祖朱元璋忽然发问“天下何人快活?”君臣遂纷纷开动脑筋,或曰金榜题名者,或曰功成名就者,或曰富甲天下者,或曰子孙满堂者,不一而足,却皆未获赞许,唯独大臣万钢说到“畏法度者快活”时,朱元璋点头称是,并说“人有所畏,则不敢妄为”。“妄”,历来为先贤所诫,遑论治国、平天下,亦为修身、齐家之大患...... [详情]
宗教价值观通常着眼于人性中的阴暗面,立足于外在性,即从人性之外、从神那里寻求人超越自我的外在根据。儒学价值观则不然。儒学着眼于人性中的光明面,立足于内在性,从人性中寻求自我超越的内在根据。儒学这种价值取向,对于维护世界和平来说,不失为一种宝贵资源。儒学的这一思想方向发端于孔子,他把人性中的光明面称为...... [详情]
苏东坡到底有多少朋友,怕是谁也说不清。文人皆有个性,且一些人还个性十足,一言不合就翻脸,一不顺眼就划清界限的事儿屡见不鲜。可苏东坡是例外,他对朋友的取舍标准就是“求同存异”,所谓“人有片善便能与之交”。他爱好广泛,庙堂与江湖对他而言殊途同归。他性格外向豪爽,有人曾说他面对什么都说不出的人时就与人说鬼...... [详情]
古人说,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与惰性作不懈的斗争,是修身成事的不二法则。“谦受益,满招损,戒惰以正恒心,戒傲以求进步”。毛主席在湖南师范大学求学时,曾以“贵有恒,何必三更眠五更起;无益,只怕一日曝十日寒”自勉,他主张读书要有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。由此引申开去,戒惰以正恒心,不只是读书之要诀,也...... [详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