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术研究
苏东坡到底有多少朋友,怕是谁也说不清。文人皆有个性,且一些人还个性十足,一言不合就翻脸,一不顺眼就划清界限的事儿屡见不鲜。可苏东坡是例外,他对朋友的取舍标准就是“求同存异”,所谓“人有片善便能与之交”。他爱好广泛,庙堂与江湖对他而言殊途同归。他性格外向豪爽,有人曾说他面对什么都说不出的人时就与人说鬼...... [详情]
古人说,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与惰性作不懈的斗争,是修身成事的不二法则。“谦受益,满招损,戒惰以正恒心,戒傲以求进步”。毛主席在湖南师范大学求学时,曾以“贵有恒,何必三更眠五更起;无益,只怕一日曝十日寒”自勉,他主张读书要有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。由此引申开去,戒惰以正恒心,不只是读书之要诀,也...... [详情]
聪明才智是每个人立身处世的利器,绝大多数人以此为荣,不放过每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。但并不是所有的聪明才智都能被看到,只因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,世人总会不断遇到比他们更聪明的人,继而被淹没在人群中。面对这种困境,有些聪明人的“愚”就更难能可贵,且此“愚”终将助人脱颖而出。孔子就曾赞许有一个人的“愚”是...... [详情]
儒学的根本精神对于儒学的性质定位及其根本精神,学界解说不一,或曰“伦理本位主义”,或曰“泛道德主义”,或曰“道德理想主义”。我认为,儒学是“以德为体,以人为本,以和为贵”而集道德、伦理、政治为一体的道德人文主义哲学,其根本精神就是道德人文精神。在儒家看来,人之所以为人,是因为人是有道德的。人生的根本...... [详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