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术研究
如何同时成为一位修行者与生意人?

一生当中,如何同时成为一个小乘行者、大乘行者、金刚乘行者、商人?如何同时做个好学生、好老师、好人?      谈到佛法,人们很自然地把佛法和生活分开来,佛法并不包含在生活之中,人们认为修法是生活以外的另一件事,它只在寺庙当中,而不在办公室、洗澡的时候、搭火车的时候、交通拥塞等的时候。人们以为修法要剃...... [详情]


祈愿有用吗?

当我们心中充满爱时,也在世界上创造了更多的爱、和平及喜乐。当我们的心中充满爱时,在那一刻将这些能量传送给另一个人,他知道与否,那并不是很重要的。安乐、慈爱、安稳的能量是非常真实的,重要的是把这些能量传送出去,这才是真正的祈愿。 所有心怀信仰的人,在灵性修行上都会采用某种祈愿或禅修的方式,虽然这些方...... [详情]


出离不看表象,只看内心

舍弃今生的真正含义是舍弃得、失、毁、誉、称、讥、苦、乐这世间八法。不希求安逸富足、被赞美、被关注,不惧怕磨难挫折、被诋毁、被忽视。宠辱不惊,安贫乐道。自古以来讲个人修养必定提到这些,只不过佛教的修行人百般磨砺不是为了追求个人人格的完善,也不为流芳百世,而是认识到得、失、毁、誉、称、讥、苦、乐原本无实...... [详情]


日常生活中修行

一、何谓佛法融入生活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,经常做义工,捐赠财物、献血、捐献器官等等,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,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。虽然我们不能断然否定这也是佛法融入生活,但假如心里没有慈悲利他心和出离心,这样的爱心与慈悲心外道也有,社会上的好心人也有,这只能算是做好事,而不是佛...... [详情]


佛为什么要度众生

《金刚经》说:「彼非众生,非不众生。」所谓度众生是佛在发成佛大愿的时候,所立的誓愿,也是在没有成佛之前,尚有自我的时候,所抱持的心愿,所以在未成佛前的凡夫或菩萨,是有众生可度的。 可是,在成佛之后,既没有了众生,也没有佛,否则便是对立。既然有能度与被度的关系,便不圆满,并没有亲证法身的全体;因为一...... [详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