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心有道在 无谓艰辛》

分类: 学术研究   时间: 2020-10-26   阅读:893次


常常听闻大道玄妙,缈茫无际,或从碌碌红尘磨砺悟之,或从深奥经典钻研悟之,或从杳杳冥冥而体之,亦或探入内心感之,经历了许多之后,体悟到了一些别样的道理,诸如,大道质朴,无巧无华,却又深微远奥,深感此身之微。


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青年,日常便是学习与怀疑科学,学习大量知识后,我似乎在数与理,情与物,对立之间,体悟到了一丝东西,我与道教之缘或起于此,从科学到哲学,再从哲学到玄学,从传统儒学到道学,从道学到道教,一切的转化都别有趣义。我资质愚钝,又无师长,能走到如今,大抵是有天意指引。“宇泰定,发乎天光”(南华经·庚桑楚),自我坚定了道的信仰后,应是“人心生一念,天地尽皆知”,有感有应,与天地交感,而到今日。


【道在所思】


我是一个理科生,在各种理性的分析和精妙的证明中,从复杂的题目到本质的东西,似乎就是返本归元,在学习中,不断追求与完善,便是我对道的实践。一切事物,都是道的降本流末,夫道者,万物之所然也,万理之所稽也,从理中窥到道的玄妙,去追求形神具妙的伟大追求,体悟抱一守中、虚舟重蹈的生命体悟。


确立了修道之心后,原本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,以道之心去学习,去做事,更能体会到事物本质。我喜物理。物理,即悟理也,悟万物之理,学到的已不仅仅只是精妙的理论知识,更是大道的万千显化,体会到老子超乎凡俗的思想,感受到庄子超越是非对立的逍遥,我感受到了美,天地有大美而不言。这种超功利美学,让我高山仰止。在对立与统一、万物生长与消亡等不和谐的和谐中,更是感到至道大美。一切,都回归了道。道在所学,此言不虚。


【道在所为】


刚开始时,我不是很理解“世间万般皆修行”这句话,在生活中,却慢慢有所感悟。直白的事,便是做不喜欢的事,去记枯燥无味的单词。初时我往往便是心中烦躁,急不可耐,后来灵光一闪,记起一句话“在越熬不住的时候,越是修行时”,心中烦闷一扫而光,能够静下心来去实践,去磨砺心境。后在如此启悟下,踏实学习,做好每一件事,拿到了理想成绩,却又骄傲自满,心中不可一世,渐渐惫怠了下来,导致成绩一落千丈,心中自是五味交杂。后来突然醒悟,学习不应有傲物心,修道更是如此。至此,我心中已然明悟,世间万般皆修行,果然是如此。往后种种,都是对我的考验,对我的磨砺,正如孟子所言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正与“事事皆修行”不谋而合,即便做错了,忏悔后不再犯便是佳的改过(人恒过,然后能改)。静定观心,心到之处,一粥一饭皆是修行。如此,道无不在,所言道在所为。


【道在本心】


从一无所知到热爱道教,其中不可避免地有迷茫,丢失了本心。我也是如此。在了解了一些玄奥之事后,曾一度沉迷于各种神奇的法术和鬼神之事中,只是盲从盲信,整天无所事事,连走路都发呆,简直就是个活死人。盲目听从所谓,可谓是迷信。在阅读经书时,似是沉睡的人被冷水泼醒,又如千年暗室,一灯即明,泼醒我的是“观天之道,执天之行,尽矣”。只此一句,便将浮华冲去,剩下的是循天之行,不再迷于神佛,回到了自己的本心。


“天道怒流,万物错错然。”在纸醉金迷、肉欲纵横的世界,我们应该守住心中清明,守住本心,为建筑和谐美好社会出一份力,为兴盛中华民族发一点光。扣问本心如何,大概便是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续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。此行此践,便是本心。


作为新时代新青年,我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,也是中华文化承前接后的传承人,我们更当立下远大志向,坚定不移地前进,实现复兴、我道日兴隆,把志向落到实处,把心静下来,抱着“朝闻道夕可死”的信念,去践行,去求索。

以上,与诸位共勉。

本文作者 | 秦瑞